“探源云南”主题策划系列报道之二十
1973年,云南省博物馆设立了“征集红军长征过云南革命历史实物资料办公室”,同时在各地、州、市文化局、馆设立了相应机构。通过大量调查,基本弄清了红军长征经过云南的时间、路线和革命活动情况。约一年时间内,共征集红军长征文物百余件,发现红军标语50多条。红军长征过云南沿途群众纷纷拿出几代人珍藏的“传家宝”,深情讲述物品背后军民鱼水情的动人故事。
据云南省博物馆保管部工作人员谭利刚介绍,红军长征经过云南省33个县,沿途宣传党的路线和红军宗旨,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保护群众利益,为群众做好事。因而,云南各族人民给予红军很多支援和帮助,军民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
【资料图】
竹编背心:千里辗转寄深情
竹编背心
在省博物馆展厅内,静静躺着一件竹编背心(也称“竹节衣”)。背心是用细竹节编制而成,整体呈菱形镂空状。背心右下摆处破损比较严重,其他位置也有部分磨损。背心的主人是一位来自湖南的红军战士。
1936年4月,红二、六军团打算从丽江石鼓镇的一个渡口渡过金沙江,当时有一名红军战士因伤掉队。正当他陷入困境之际,当地一位陈姓老乡不顾事后可能被国民党反动派清算的风险,悄悄收留了他。
几天后,这名红军战士准备赶去木瓜寨渡口追赶部队,但是由于伤势的原因,难以成行。当时,这位陈姓老乡刚好外出给红军带路还没回来,家中只有12岁的女儿陈尚英。
陈尚英经过多方联系,在当地人王继圣的帮助下,终于把受伤红军战士安全送到渡口。分别时,身无长物的红军战士,把这件从家乡湖南一路陪伴他而来的竹编背心送给陈尚英,表达感激之情。
20世纪70年代,省博物馆在进行物品征集时,陈尚英拿出这件已经珍藏了四十年的竹编背心,捐赠给博物馆。
竹编背心虽有破损,但整体依旧精美。它陪伴主人辗转千里,经历过战火洗礼与长征路上的重重磨难,也因其特殊意义被两位主人视若珍宝,满载了峥嵘岁月与军民情深。
红二、六军团过云南事迹简介
银项圈:长征精神代代承
银项圈
省博物馆展厅内的一个小巧的银制项圈,时常引人驻足。银项圈样式简单,项圈两端制作成祥云模样,在民间再常见不过。因年代久远,项圈颜色已经发黑。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项圈的“前身”其实是几块特别的银圆。
1936年4月,红二、六军团途经禄丰时,到碧城公社洪浪大队佑拉村的一户农家留宿,这家的女主人名叫杨桂芬。
来到家里后,红军战士立刻撸起袖子帮忙打扫院子、收拾东西,杨桂芬一家也忙活着给红军挑水做饭。到了晚上,杨桂芬婆媳俩又借着小油灯的昏暗灯光,为红军缝补衣服和干粮袋。
红军战士十分感激,一名战士拿出几块银圆交给杨桂芬的婆婆说:“大娘,谢谢你们啦!这三块银圆请收下吧。”婆婆坚决不肯收,说:“我们是自己人,为了我们穷人,你们不怕千难万苦到云南来,我们这点手工活计,怎么还要你谢呢?”红军战士却坚持说:“大娘,这是红军的纪律,留着做个纪念吧!”
盛情难却,婆媳俩便收下银圆。红军走后,婆媳俩拿着银圆反复摩挲,十分珍惜。杨桂芬的婆婆说:“这三块银圆一定要收存好,再困难也不能用掉它。”家人纷纷赞同,将银圆小心地收起来。
杨桂芬生第一个孩子后,婆婆把银圆改制成项圈,戴在孩子身上。孩子长大后,杨桂芬又把项圈先后传给第二个、第三个孩子。
就这样,银项圈在杨桂芬家一代代地传了下来。直到20世纪70年代捐赠给省博物馆前,这个珍贵的银项圈在杨桂芬家已经传了四代人。
游客在云南省博物馆参观
梭锯:红军恩情记心头
梭锯
自唐代在盐丰县石羊镇(今为楚雄州大姚县西北部石羊镇)发现盐水后,当地就兴起了煮盐事业。然而在旧社会,老百姓想吃上盐并非易事。因此,红军为穷苦百姓分盐的故事,让当地人铭记于心,一把梭锯记录了这个故事。
1936年4月,红二、六军团向滇西挺进,如神兵天降般压向盐丰县石羊镇。当地的官僚、土豪劣绅闻声丧胆,争相逃窜。
红军进城后,马上控制了五井大盐仓。红军战士沿街敲锣高声喊道:“老乡们,赶快到盐仓分盐去!”
一时之间,百姓奔走相告,纷纷拿上背篓、箩筐等,欢天喜地地赶到五井大盐仓分盐。红军战士领着大家用木头撞开仓门,把雪白的盐团分给穷苦百姓。那些搬不动的大锅盐,红军战士找来一把梭锯,把盐锯成小块分给大家。五井大盐仓被挤得水泄不通,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红军离开石羊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对分盐群众实行野蛮报复,搜查、毒打……然而,这又如何能浇得灭老百姓心中对反动派的刻骨憎恨,以及已经燃起的熊熊革命火种!
红军锯盐用过的梭锯,被老木工宋光显悄悄珍藏起来,一直到云南解放后,才把它捐献给政府。
红军用过的绣花包
除了竹编背心、银项圈、梭锯,还有马灯、草制手提包、瓷茶壶……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成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独特的云南记忆,正是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同心的朴素见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