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对于中小学来说,今年的世界读书日与往年大不一样。近期,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了今后3到5年的工作目标、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为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活动指明了方向。
《方案》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要求有力,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因为当前青少年学生阅读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不少教育工作者对阅读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没有充分理解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是从立德树人“根基”架起教育强国“梁柱”的战略安排;一些中小学图书馆或阅览室图书数量虽然基本达标,但图书品种不多、质量不高,阅读场所缺少人文关怀,难以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喜爱;学校虽然大都配备了图书管理员,但具备给教师和学生推荐优秀图书或讲读图书能力的却不多;很多农村中小学还缺少作为儿童阅读起步的绘本和进行科学启蒙的优秀科普类读物。
改变当前中小学阅读现状,除了提高校长和教师对青少年学生阅读重要意义的认识,还须从科学出发,认真研究青少年阅读规律。当前,应重点从图书、环境和阅读指导等三方面入手,努力构建三个“好条件”,为持续深入推动青少年阅读打造坚实基础。
一是有好书。所谓好书,并非简单指传统的经典文学读物,而是指那些适应不同年龄段青少年阅读需要的各类优质图书,并且这些图书必须是他们感兴趣的种类。为此,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首先要保障学校每年所需的正常购书经费,基本满足学校补充和增加优质图书的需要。其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和教育部馆配推荐目录,适当参照一些民间公益组织研制的青少年阅读推荐书目,尽快出台符合本地需求的官方权威中小学分级阅读推荐书目,以改变学校图书质量参差不齐、采购图书缺乏科学指导的状况。再其次,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进一步简政放权,在有效监督和指导下,把图书采购权下放至学校。学校也应把选书的部分权利交给教师和学生,以此提高师生选书、用书能力和阅读积极性。此外,还可充分发挥学校家委会作用,动员家长及社会各界自愿为中小学捐赠优质图书,更大程度充实学校图书馆室和班级图书角资源。
二是有好地儿。所谓好地儿,就是每所中小学要努力打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图书阅览室,让其成为师生向往的地方。其一,学校要改变那种与教室别无二致的阅览室模式,可参照幼儿园绘本馆建设方式,专门为低年级学生开辟以绘本和桥梁书阅读为主的阅读场所,不设桌椅板凳,而是配置一些类似布艺软垫、沙包之类的柔软家饰,让孩子能够随时席地而坐,听教师读书,从而全然放松地投入阅读。其二,要改变图书阅览室图书陈列方式,除了传统书架,阅览室应设置一些图书展示架,便于将一些重点推荐图书封面朝外摆放。尤其是一些绘本类图书更要注重摆放位置和方式,让陈列完美的图书不仅成为图书室的最佳装饰,还便于低年级学生浏览,更大限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建立愉悦的阅读体验。
三是有好人。所谓好人,就是能够指导和协助青少年读书的好教师、好家长和好图书管理员。笔者在推动儿童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教师和家长不懂如何陪伴儿童阅读,更不要说指导儿童和青少年阅读了。为此,必须加强对教师、家长和学校图书管理员的阅读培训工作。第一,要将阅读指导纳入国培与省培教学计划和内容中,逐步让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能成为科学指导学生阅读的行家里手,并将阅读自觉融入各学科教学。第二,学校要为图书馆室配备真正懂书、爱书的图书管理员,并加强培训工作,让图书管理员不仅能够管好书,还能协助、指导师生用好书。第三,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家长的阅读培训工作,让家长充分理解阅读在人一生成长中的重要价值,积极支持、帮助学生阅读,在共读中努力提升自己。学校还可创造条件,鼓励家长到学校做故事爸爸、故事妈妈,协助学校开展阅读工作,营造全社会重视阅读的浓厚氛围。
除此之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还应逐步建立起规范的阅读制度。例如,利用课后服务等保障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也是推动青少年阅读的重要一环。如果没有相应的时间作保障,校园阅读很有可能沦为一句空话。
构建三个“好条件”,加上有效的制度,相信一定能持续推动青少年学生读书工作,真正将校园阅读“奏鸣曲”融入全民阅读“交响乐”,以学生阅读“小切口”写好素质教育“大文章”,把数字技术这一“最大变量”转化为阅读提质“最大增量”,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