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同行谈到一所学校时,经常说这所学校管理一般,或说管理不行。那么,好的学校管理是如何来的呢?
(资料图)
如今大多数学校的规章制度比较齐全,但有些学校的实际管理工作却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原因在哪里?
以我们学校的几件事为例——
每周四,我轮值。早读时,我和后勤李主任巡查每个班级的情况,走到三年级五班时,我发现班级后门缺了一块玻璃,就让李主任早读后问问班主任是怎么回事,抓紧让后勤人员换上。
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谁知隔周又到我轮值时,那块玻璃还是没有安上。我有些生气,找到了这个班的班主任。班主任刘老师解释说,上周已经跟后勤人员反映过了,不知道具体什么原因。
我又把负责后勤的王主任喊了过来。他表示,后勤人员少,事一多就忙不过来了,所以……
我告诉他,别的事先放一放,马上派人把这个班的玻璃换上。
事情到这里才告一段落。
我想,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能解决类似的问题呢?后来,学校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开通设备报修及其他应用,这样后勤人员每天登录平台,就能看到报修情况并及时解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午餐后会在教室里午休。低年级值班的教师反映,午休时学生刚安静下来,楼上经常会传来高年级学生“吱扭吱扭”挪凳子的声音,影响了楼下学生休息。
事情虽然不大,但影响不好。
我马上想办法去解决这件事。首先让相关负责人确认学生的凳子是否有问题,是否可以通过给凳子腿作软包以免挪动时发出声音。其次是要求各班主任和值班教师负起监管责任,抓好本班的午休纪律,对违纪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根据纪律表现划定分数,并记入班级考核……通过一系列举措,午休问题很快得到了有效解决。
再比如,去年每天学生入校时要排路队,学校规定低年级学生先入校,然后依次为中高年级。有一次我在校门口值班,发现低年级学生走得慢,中高年级学生很不耐烦,导致入校秩序有些混乱,进校就得花不少时间。我们马上召开会议,研究确定了新的入校方案: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行动比较迟缓,建议高年级先入校,接着是中低年级;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年级路队展示活动,对表现好的班级进行表扬,计入班级考核。
经过这一调整,学生入校时间缩短了一半,入校纪律也得到了改善。
从发现问题到安排部署,我们大概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看似细小的事情,只有去“做”,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通过这几个案例,相信你也能看出来,好管理其实是“做”出来的。
平时经常开大会小会,但不如真正“做”会。只有做了,才能有所改变。
不过,做之前首先要充分考虑如何去做,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其次,具体实施环节事关成败,要不遗余力地做到位;再次,督导环节要跟上,相关领导或部门要关注落实的整个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改进;最后,相关人员和部门要对整个工作进行验收,看是否达到了预期,对未达要求的方面进行整改,直至达标为止。
学校里发生的往往是一些小事情,但只要牵扯到师生其实就是大事情。有的管理者发现了问题,但认为是小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岂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事情越积越多,到了某个节点就可能会爆发出大问题。
好的管理——“做”就成了。
(作者系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怡景小学副校长)
标签: